正聲廣播公司-
第一篇  上一篇(9) 第10篇 / 共29篇 下一篇(11)  最後一篇

102年08月份  第676期之四

打破悶經濟別無良方

最近國內一窩蜂高談闊論如何打破悶經濟,個個口沫橫飛講得頭頭是道,宛如「悶經濟」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挑戰。


文.馬凱

  這個景氣低迷、出口不振、成長率下滑、薪資倒退十六年的所謂悶經濟,其實一點也不新鮮,正是二十年來我們的一連串錯誤思維形成錯誤政策一點一滴積漸而成。

  再加上五年前開始,中國大陸一意要關閉做為經濟主引擎的世界工廠,自貽伊戚的同時,賈禍江東,讓台灣經濟發展模式橫遭摧殘,經濟成長的命脈忽然斬斷,又經過五年,逐步醞釀、發酵,終於炮製而成。

  因此不但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可以懸崖勒馬,幡然改正,而且命脈斷絕的大禍,也有五年的時間未雨綢繆、另謀出路;然而我們不僅沒有智慧早見禍端,也漠然無覺大禍臨頭,因而未曾採取任何調整、改錯、防患措施,一直到深陷悶經濟之中,才群起鼓噪、爭取奇計。但十年之病,要求三年之艾,連病因何在都懵然不知,又開得出什麼起死回生的妙方?

  儘管如此,台灣尚未到群醫束手的絕境,眼前就有一帖可以立即回春的靈丹。這就是我們鼓吹已逾五載的自由經濟區。

  五年鼓吹,兩年前經濟部採納,卻搞成個不倫不類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將現成的自由貿易港區,連接現成的保稅區,成為一個虛擬實境但全無新意的噱頭,如今終於端上桌來,由行政院拍板定案。

  馬政府幾乎將一切希望寄託於此,但倘若有效,則行之多年的自由貿易港區等早就將台灣放到雲端上去了。至於等待立法推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沒人摸得清箇中奧妙,但可確定,五花大綁、處處掣肘,絕對遠比不上新加坡的自由開放。 事實上,不要說七折八扣,只要稍加些禁忌、胡亂加以掣肘,就原味盡失,去新加坡不知幾萬里。不要說這樣的特區無人問津,如果有一天新加坡被搞成這個模樣,也立刻會成了「悶經濟」。

※理財周刊67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第3方支付 概念股全攻略

◎財金觀察>打破悶經濟別無良方

◎每周黑馬股>Q2季報強股展新姿 拉回找買點

◎控盤高手>接台積電檢測大單 閎康營運旺

◎錢進股市>4G競標九月進行 台灣大受惠

◎贏家專欄>陸股落底 寶滬深賺大陸財

◎周年慶特別企畫>鎖定陸客自由行 提早布局二線店面

◎關鍵K線>營建創新高 留意拉回生技股

◎CEO專訪>王品戴勝益:大舉拓展東協市場 獲利提升

◎名人理財>改良太極操盤法 4陽神功+5陰真經 曾光輝獨門絕技大公開

◎基金風向球>半年台股中小型股基金 爆發力最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76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9)第10篇 / 共29篇下一篇(11)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