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08月份  第676期之三 千年大樹的世代際遇這個暑假來到美國華盛頓州的一所大學度過,美國幅員遼闊,校園總是大的驚人,也因此蕩然遼闊的校園中總豐富著許多自然生態的偌大林園區。今天步經一個氣勢磅?、樹叢滿布的大叢林,樹群各個高聳參天,但其中又不乏一些樹幹肥厚、類比神木,卻被管理園丁刻意砍伐的遺留斷木,讓人看了不勝唏噓,覺得好是可惜。 文.聶建中 ![]() 不禁思索起一些人生事,想著若這些大樹仍然留存,勢必無法與有限占地而相互擠壓的其他樹兒們共同存活,經過歲月洗滌,它們早已糾纏盤結,互相頂敵。 那麼為何樹叢們共享著截然有限的占地空間呢?想想,這是歲月使然的情境變化,千百年前,甚至更久遠,相信在植樹之初,當樹兒們還是小小幼樹時,植樹之人並未預想到千百年後神木參天的情境。等到幼樹漸漸長成,需要越多生存空間時,必要與鄰近樹伴們爭地,也爭向上發展的有限森林空間,最後弄得相互擠壓傷害,窒礙彼此生活園地,這時管理園丁就必須做些決定,在樹叢中十棵選一的擇取砍伐了。 我把它比擬為人生的成長與歷練。年少時,生長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心術純正、爭鬥較少;但年歲漸長後,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開始鬥爭彼此,甚至為己利而拚鬥個你死我活的損傷他人。 那是因為社會資源有限,如同在樹叢中爭奪生存空間一般,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理論架構下,對周遭有限資源環境,為己利而排他自我,在上屬面前,為有限權利慾望而爭寵奪愛……。世間中,為著偉大社會理想,成全他人而犧牲自我者能有幾人?這是一種偉大心境選擇的藝術。 是已被砍伐的樹幹群引起了我的注意,不是那些參天大樹。我靜觀這些斷層樹幹許久,越看越為它們千年長成後的際遇感觸良深。自古至今將相偉人的際遇,多也如是,好比這些被砍伐的巨大樹幹,為著偉大的利他理想,犧牲了自己的能量生命,受到後人肯定、愛戴及永世記憶。留名千古者正如是也! ※理財周刊67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第3方支付 概念股全攻略 ◎財金觀察>打破悶經濟別無良方 ◎每周黑馬股>Q2季報強股展新姿 拉回找買點 ◎控盤高手>接台積電檢測大單 閎康營運旺 ◎錢進股市>4G競標九月進行 台灣大受惠 ◎贏家專欄>陸股落底 寶滬深賺大陸財 ◎周年慶特別企畫>鎖定陸客自由行 提早布局二線店面 ◎關鍵K線>營建創新高 留意拉回生技股 ◎CEO專訪>王品戴勝益:大舉拓展東協市場 獲利提升 ◎名人理財>改良太極操盤法 4陽神功+5陰真經 曾光輝獨門絕技大公開 ◎基金風向球>半年台股中小型股基金 爆發力最強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76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