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05月份  第611期之六 今年未來物價,安啦!經濟部四月一日讓各式油價一口氣調高約一○%,接著台電也宣布五月十五日調漲電價,其中民生電價平均調漲一六.九%,商業用電漲幅三○%,工業用電漲幅三五%。之後引發整個台灣物價的不安。 文.林建甫 ![]() 鑑於民怨排山倒海而來,政府政策轉彎將一次漲足改為分階段調整,六月十日調漲為原方案的四○%,十二月十日再漲四○%,最後二○%要看台電能否拿出讓人民相信的改革成效再訂。政策的好意卻因分三階段調整,更可能造成預期性通膨。 然而全球目前大環境卻不利通膨,過去一個月來原物料價格處於下跌趨勢,加上歐洲、中國、美國、日本等大型經濟體經濟情勢不佳,原油需求減緩。而伊朗緊張情勢舒緩,能源價格也往下跌。 以四月初政府宣布一口氣漲足油品零售價為基準,四月二日杜拜原油每桶一一九.九七美元,到五月四日是一一二.九二美元,跌幅五.九%;布蘭特原油跌到一一二.四九美元,跌幅逾一○%;美國西德州原油跌到九十八.五三美元,跌幅約六.五%。 燃煤價格與原油是連動的,台電宣稱調漲電價的基準,是以澳洲燃煤離岸價每噸一一○美元做為全年的燃煤成本,這個市場的燃煤現貨價,到五月四日已跌到一○一美元,跌幅近九%。 溫和的氣候及生產過剩等因素,也導致天然氣供過於求。四月中旬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首次跌破每千立方英尺二美元十餘年來紀錄。去年美國日均生產天然氣六三○億立方英尺,與二○○六年相比增長二四%,同期消費量增速還不到產量增幅一半。 美國最近暖冬氣候,限制熱力需求以及增加的庫存儲量,使天然氣現貨價格持續走低,促成美國天然氣生產商擴大出口對象,全球同享低價天然氣,影響最大就是電價將下降,美國現在已有四分之一電力來自天然氣發電。 雖然現在國內物價看如脫韁野馬,但經濟部長施顏祥不用太緊張,只要央行不多印鈔票,今年CPI物價指數難破二%。 ※理財周刊61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復仇者聯盟 ◎關鍵強股>蘋果產品面板升級 F-IML將受惠 ◎關鍵趨勢>政治風險干擾 仍將影響全球股市 ◎全球理財觀>政策變法 官與民的角力戰 ◎新聞放大鏡>徐旭東震怒不挺馬 遠東集團暫停在台一切投資 ◎企業特寫>國璽幹細胞 開啟自體修復契機 ◎基金風向球>台股基金績效勝大盤 第2季找買點 ◎贏家祕笈>搶賺五二○ 指數盤整 個股表現 ◎美股前線>多頭格局整理 五月可望見波段低點 ◎科技前哨站>用最低成本建構軟體應用 ◎企業名人堂>黃美玲 繞著北半球跑的外商工作經驗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1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