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11月份  第586期之四 建立自我 追求無我即將告別民國100年,邁向新的年度,每年在這時候,就是歲末年終檢討業績與擬定來年計畫展望的時刻。不管是個人或是企業,都面臨著業績的檢討,表現佳者,例如王品餐飲,以年終獎金最高26個月犒賞員工,汽車業也祭出10個月左右年終,但被列為「慘」業者,則以裁員、無薪假因應;業績好的企業大增資本支出、擴廠、展店,業績不好者,縮編、倒閉、退出市場,境遇可謂大大不同。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就是一個優勝劣敗的真實社會。 文.洪寶山 ![]() 每次到中國大陸,我都深刻感受到當地年輕人的衝勁,這一點是我現在在台灣比較看不到的。儘管大陸經濟成長力道強勁,但可別以為他們工作非常好找,當地年輕人也同樣面臨著求職不易的問題,僧多粥少,好粥更少,所以,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他們也是必須很拚命。 試想,如果現在你進入大陸的職場,自己具備怎樣的競爭力?面對來自北大、清大的高材生,你要如何證明自己才是最優秀的?你有什麼能力是他們所沒有而非用你不可的?台灣的年輕人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儘管現在已經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務必要居安思危,為未來做好準備。 一個人必須「多功」,才能在職場上站穩腳步,一個人做一件事、單一功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你還以為自己只能做一件事,就等著被工作給淘汰。未來,是多功人才的時代,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與時俱進,徹底做改變,讓自己不但是人才,也是能才。 這需要很大的改變嗎?我認為你不需要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才能成功;因為問題不在於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你採取的行動。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但是他必須自己想要改變,心改變了,行動就會改變。而且,要把工作當作是好不容易所獲得的「天職」,並且履行「三一」哲學:即一生學習、一生挑戰、一生謙虛。 當你有了成就,在職場上成為Somebody,而不再是Nobody時,切記,一定要謙虛,腰彎得愈低,你就更能成功。當一個人在職場上闖出了名號,就必須忘記這個名號帶來的虛榮,追求無我,才能邁向另一個境界。也只有不斷地自我挑戰、超越自我,才能一直進步,個人進步了,社會也就會進步。 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人生功課就真正圓滿。 ※理財周刊58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汽車領頭 東陽、必翔後市看俏 ◎全球理財觀>歐債跳脫經濟 已成政治議題 ◎每周發燒基金>新興市場內需強 經濟展望佳 ◎中國錢線>趙相賓:金價仍有上升空間 ◎特別企畫>施密特:Google致力將雲端落實於生活 ◎產業櫥窗>中國搶當未來品牌電視霸主 ◎企業特寫>駿億電子更名總太地產 今年首度虧轉盈 ◎本周關鍵強股>護指數 觸控面板、IC設計為強股 ◎原物料市場>咖啡交易的大好時機 ◎能量論台股>台股展開C波上漲 挑戰8千點 ◎贏家祕笈>季月線守穩 11月挑戰高點不是夢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86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