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06月份  第722期之四 世代真互助?本周看到一則新聞,澳洲財政部長何基希望把退休年齡提高至七十歲,如果真的通過,應該是目前全球最高的退休年齡,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想法,是要避免快速老化的人口銷蝕澳洲國庫,根據統計,澳洲有240萬個領國家退休津貼的人員,每年支出預算為四百億澳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金額相當可觀。 文.洪寶山 ![]() 何基表示:「我們應該為澳洲人民能夠活得更久喝采,但我們也必須為社會的變動有所準備。」 而這樣的變動不只在澳洲,長壽與沉重的福利負擔,是全球性的趨勢與憂慮,台灣當然也包括其中。根據經建會的資料,台灣的工作年齡人口(十五到六十四歲)在2012年達到最高峰,有1730萬人,當時扶養比為每一百人撫養三十五人,之後就直線上升,到了2030年將變成每一百人撫養五十人,也就是每兩個人撫養一個人,最可怕的是,所增加的扶養人口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兒童。到了2050年,問題將會更加惡化。 想要活得久又活得好,退休金就得做好準備。靠政府的年金夠嗎?台灣現在有國民年金、勞保年金及勞退年金,但之前傳出可能破產的危機,也開啟了政府年金改革之路,但法案遲遲未能通過,本來被馬英九總統視為重要的改革方向之年金改革案硬生生遭到擱置。 主要原因是,在年金改革下,這一代退休的人需要再多繳些保費,但領到的退休金會減少,對於有選舉考量的立法委員來說,誰也不想得罪握有選票的選民。但把負擔往後延,丟給下一代對嗎? 勞保局說:「減輕當代被保險人負擔,避免通膨貶值及投資問題,支應老年給付所需提存的責任準備金部分,由當代被保險人移轉到後代負擔,可發揮世代互助、風險分攤的作用。」 這樣的世代互助只是把這一代的爛攤子往後代丟吧?我們這一代是否還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 ※理財周刊72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大錢潮衝向生技 挺進全球第一籌資市場 ◎線上股東會>台廠「錢進」藍海 迅杰滿手無線充電訂單 ◎線上股東會>達邁力克競爭者 穩居PI膜前三大供應商 ◎洪寶山發行人語>世代真互助? ◎CEO專訪>謝沛勳:百丹特營收將爆發性成長 ◎台股棋手高志銘>蘋概股進入拉貨潮 33xx、30xx營收動能強 ◎周選擇權>等待跌破十日均線 布局賣權空頭價差 ◎名人理財>量價大師楊天迪 縱橫股海挖掘潛力股 ◎國會天地>執法從嚴 杜絕未上市股票非法交易 ◎新股報導>南科老廠「搞飛機」 晟田七月底上櫃腎 ◎解碼房市>購物商場一直蓋 周邊房價笑開懷 坐享2~4成漲幅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722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