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09月份  第683期之五 奢侈稅存廢與房地產產值之考量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資料顯示,2012年營造業產值3962.76億元,占國內生產毛額2.85%,另外,不動產產值一兆2062.83億元,占國內生產毛額8.67%,兩者合計占國內生產毛額11.52%,不難了解各國之所以將不動產視為支柱產業主因。 文.莊孟翰 ![]() 即使美國聯準會(Fed)在檢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何時退場時,除失業率與通膨外,也都將房市景氣列為重要考量因素。其次,不動產與周邊服務業超過一百萬人龐大就業機會,亦是主管機關面臨修法與存廢議題時格外謹慎主因。 再看長期課徵奢侈稅對經濟之負面影響,可了解只要近期景氣反轉、房價回跌,奢侈稅效果逐漸彰顯,即可考慮適時廢止,而不必急於加重稅負。 一、流動性降低,下濾作用受阻:奢侈稅實施以來,房地產流動性逐漸降低,隨著釋出與交易數量顯著減少,反造成中低所得階層換屋一大阻礙。流動性降低的結果,下濾作用連帶受阻。 二、轉嫁效應不利政策推動:高稅率常導致都會區精華地段因惜售,買賣交易萎縮,甚至形成轉嫁效應,反不利政策推動。 三、稅收將會逐年減少:長期高稅率,一旦交易萎縮,相關稅收亦必減少,尤有甚者,更會影響經常性資本支出,甚或公共建設資金挹注。 四、無法扮演支柱產業應有功能:現階段國際經濟詭譎多變,加以國內經濟衰退,如再加重稅負,房地產勢必無法發揮支柱產業之既有功能。 五、不動產產值高,關聯性產業萎縮,無法發揮創造就業機會功能:房地產關聯性產業既多且廣,一旦房市陷入蕭條,除建築開發與營造業,連帶代銷、仲介、代書、裝潢、家電、搬家等服務業均會遭波及,尤以就業機會衝擊最大。 六、稅制全國一體適用,不利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正當奢侈稅急於修法之際,對房地產產值占GDP比重及對整體經濟影響,是否應列入參考,亦值得深思。 ※理財周刊6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台股第四季 上看8600 ◎名人理財>美女主播吳宇舒 3年39坪換50坪房理財術 ◎個股透視>宏正獲利爆發 股價動能足 ◎財金觀察>鬆開魔掌搶救人才 ◎林建甫專欄>台商論壇讓淮安急速崛起 ◎房市觀察>奢侈稅存廢與房地產產值之考量 ◎理財心觀點>你有看蘭陵王嗎? ◎人氣名師李澤澄>量能依舊不足 提防震盪 ◎股市金主流>iPhone 5s熱賣 微端受惠指紋辨識題材 ◎股票期貨>看好新日光、隆達 偏多操作 ◎理財我最大>揚生生技 開創中草藥芳療新視野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83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