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09月份  第680期之五 選好垃圾債券 垃圾終將變黃金那是1990年秋在紐約市立大學唸MBA時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小糗事。那位體型微胖挺著小肚、面容滑稽的授課教授,一整堂投資學(investment)課都在談論一個令我匪夷所思的奇怪字眼─「廢物、破爛或垃圾(junk)」的事,一直到課後詢問同學才知道,原來金融商品有個junk bond(垃圾債券)這玩意。但我對教授不斷強調要投資獲利,歷史經驗法則告訴投資人,junk bond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仍然百思莫解。 文.聶建中 ![]() 原來,隔行如隔山,當時初由工程學科轉入商學領域就讀的我,對許多金融知識都相當空泛,自然難懂junk bond的妙用。財務金融領域中的投資學科,說穿了僅是折衷在「報酬」與「風險」中做出最佳的智慧選擇,我稱它為智慧「雙R遊戲」(return and risk)。 風險總是伴著報酬如影隨形,所謂高報酬必得高風險;同樣的,承擔風險也必得該有的風險溢酬(risk premium),加諸於正常報酬後,就產生投資朋友欣喜接受的超常報酬(abnormal return)了。 垃圾債券其實又稱為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bond),聽起來就優雅得多了,但擔心投資人易誤解以為該金融商品可著實穩定收取高額固定收益,而忽略違約風險(default risk)之存在,因此購置高收益債券時,宜仔細分析評估發行機構或單位的信評等級,若信評極差,表徵著持有期間違約機會大增,如此則有可能偷雞不著反卻蝕把大米,不可不謹慎為之矣! 最近,各先進國家多有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回春景象,尤以美國老大哥經濟及失業數據最受到國際金融觀察家關注。隨著歐美國家經濟好轉,國際資金逐漸回流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穩健經濟市場,高收益債券由於坐擁報酬高於一般金融商品的利差(spread)優勢,在違約風險因經濟回溫而明顯降低之下,逐漸成為債券市場的主流品項。 若下半年景氣仍偏屬穩健回溫,則聽我二十三年前初入商學領域就讀時教授的一席話,此期間布局垃圾債券應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垃圾債券非真垃圾也,選對了好的垃圾等級債券,則垃圾終將變黃金。 ※理財周刊680期更多精采文章: ◎名人理財>馬國賢靠以小搏大 區間操作獲利四百萬買房術 ◎產業動態>台灣突破韓國壟斷OLED市場 ◎新股報導>王文傑:觀光旅遊業將成台灣產業顯學 ◎房市觀察>奢侈稅改革對房市經濟的影響 ◎財金觀察>幸福並不是冰冷數字 ◎社長的話>選好垃圾債券 垃圾終將變黃金 ◎林建甫專欄>服貿協議讓兩岸資本市場雙贏 ◎港股周報>看好水泥及鐵路股 ◎股市中原>卡位第三季季報績優生 ◎基金風向球>QE退場後的基金布局新策略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8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