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08月份  第679期之五 二千萬理盲的用電人盲人有兩種,一種眼盲,一種心盲。前者雖然視覺感官受損,心智能力卻絲毫不遜於明眼人,西方的海倫凱勒與對岸的人權律師陳光誠足為典範。但許許多多視力正常者,卻常看不清道理,令自己與大眾皆受害。 文.馬凱 ![]() 馬總統自解除電價凍漲之後,在各方壓力之下,決定分三階段調漲電價,第一階段去年六月已實施,第二階段一延再延,設定於一年之後的十月進行,第三階段為觀察台電經營績效之改革,仍遙遙無期。但十月未屆,工商團體與朝野民代已出現一片阻漲聲浪。 從表面上看,這是執政者與人民意志之間的一場拉鋸戰,前者居於上風,則如期漲價;反之,或者時程進一步延後,或者再打幾折、分幾期能拖就拖。但事實上全然不是這麼回事。 目前全台有1150萬住戶與百萬家廠商需要電力,若以每度電費三元、每住戶平均用四百度概算,單家庭用戶每月電費支出即高達近140億元,再加上工商用戶,全年的電費支出真是天文數字,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電價一調,全民的負擔也十分驚人。 然而如此重要的民生所需並不是白吃的午餐;由於台灣幾乎不自產能源,因而這些寶貴的電力都是從國外進口煤、油、天然氣所產生的,不論由誰發電,這筆帳本一文都少不了。即使台電績效飽受詬病,所能省下的經費與此相比也是九牛之一毛而已;而且改善績效也非一蹴可幾,這筆天文數字的帳單還是非付不可。 但由誰付呢?當然最好誰都不付,皆大歡喜。台電既沒有一個取之不盡的口袋,最後必定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負債,由納稅人埋單。結果,安居豪宅每月電費動輒數萬的富豪們可能節稅有方,分文不付,還是由苦哈哈的薪資所得者代他們承擔,因為一文錢的稅收都少不了。 社會大眾中絕大多數的納稅人一面鼓掌叫好,一面拿辛苦的血汗錢為富豪補貼奢華的揮霍;更糟糕的是,因為電價太低,大家隨意耗費電力,加重國家的負擔,更讓地球與氣候受到難以彌補的傷害。其中的道理那麼難懂嗎? ※理財周刊679期更多精采文章: ◎名人理財>籃演雙棲何守正保單理財 專家建議買公債較佳 ◎企業巡禮>金寶推平價3D列印 三年目標百萬台 ◎林建甫專欄>「創櫃板」讓台灣的經濟產生新活力 ◎財金觀察>二千萬理盲的用電人 ◎股市金主流>兩岸4G通訊搭橋 光環低價補漲 ◎投資報報>本周新增堤維西二檔 加碼康舒等四檔 ◎人氣名師李澤澄>嚴控持股比重 行情仍在調整 ◎關鍵K線>區間震盪 布局下波主流股 ◎CEO專訪>太設進軍綠色事業 章啟明啟動兩岸按 ◎理財我最大>老花眼也能矯正!大學眼科嶄新技術造福人群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79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