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102年06月份  第669期之六

奢侈稅屆滿「閉鎖期」之房價走勢

奢侈稅開徵屆滿兩年,惟實際稅收遠不如預期,加以房價依舊緩漲,且桃園、新竹仍時有所謂「轉單」傳聞,台中、台南與高雄還出現三、四成漲幅,各界普遍質疑實際成效。財政部則一再表示奢侈稅已發揮抑制投機效果,因為投機客幾已銷聲匿跡。


文.莊孟翰

  至於房價漲跌仍端視供需變化,畢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日、歐之量化寬鬆政策(QE)所導致亞洲新興國家資產膨脹效應,至今仍未降溫。而最近受關注的兩件大事,其一是日本安倍經濟學正面臨嚴苛考驗,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國內匯率與利率問題;另外,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已面臨何時退場的關鍵時刻。兩大議題不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走向,更會促使國內利率上揚。

  一旦QE退場,國際資金退潮必隨之而至,房地產資金動能也會驟降,結果必然是供需情勢逆轉,尤其市場依舊存在超額供給,隨時可能出現景氣反轉。

  而這也正是各界看法兩極,主管機關一再強調奢侈稅主要在於抑制投機,並非打房主要原因。因為在這國際經濟情勢詭譎多變之關鍵時刻,如果主管機關聯手打房,不僅房市會被打趴,房地產關聯性產業也會遭池魚之殃,除失業率提高,更會導致金融業系統性風險,進一步拖累經濟,絕非政府樂見。

  因此,財政部才會一再以奢侈稅雖已屆滿兩年,惟未來存廢仍需彙整各界意見再做定奪。其實財政部此一做法實已隱含觀察房市景氣動向緩兵之計,其因在於當前任一主管機關都對這一波長達十年的房市景氣抱持高度質疑態度,未來一旦低利率與資金氾濫情勢改觀,房市景氣與房價勢必隨供需調整,而不再貿然推出新壓抑措施,以免招致非議,因此,當前最佳策略應是以靜制動,靜觀其變。

  而當前最值得關注的應是奢侈稅「閉鎖期」屆滿後,預售屋、新成屋與中古屋釋出量有多大,其次,未來在兩岸關係逐漸改善過程,究竟會有多少陸資轉進台灣,均是決定房價走勢關鍵影響因素。

※理財周刊669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2013贏戰除權息行情

◎名人理財>財經主持人廖慶學理財四部曲 買房最實在

◎房市觀察>奢侈稅屆滿「閉鎖期」之房價走勢

◎林建甫專欄>好公司找不到地會害了台灣

◎股市中原>3D列印題材引發概念股暴衝

◎外匯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69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17)第18篇 / 共25篇下一篇(19)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