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06月份  第668期之四 何不食肉糜當把題目這句話拿出來講的時候,應該很多人就知道要談政府的不體恤民意了。這句出自晉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是在他執政時,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人沒飯吃,活活被餓死,無比英明的晉惠帝竟不解地問官員:「為什麼不吃肉粥呢?」不解民情至此,夫復何言?但這似乎也是很多執政當局的盲點,只知道端牛肉政策護選票,卻不會提供真正的牛肉照顧辛苦的老百姓。 文.洪寶山 ![]() 就如大官出巡若都有警車開道,怎會了解塞車的痛苦,以改善交通為要務,下情無法上達,在上位不知民間疾苦,民眾生活就會苦不堪言。 王品戴勝益董事長提出年輕人月薪不到五萬不要儲蓄,要投資自己,我認同年輕人投資自己的必要,理財更要理「才」,具有才能才有競爭力。但儲蓄習慣是理財的前哨戰,可以從存小錢開始。 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統計,台灣的貧富差距更大了。2011年綜所稅申報戶共566.3萬戶,按所得高低分成二十等分,最貧窮的五%家庭平均年所得為4.8萬元,最富有的五%家庭平均年所得高達463.5萬元,貧富差距擴大到96.56倍,創下歷史新高。這還只是統計有納稅的民眾,若把收入低到不用納稅的窮人,以及富人利用避稅或免稅不用申報者納入比較,可想而知差距更大。 大有為的政府面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社會,卻始終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近日的毒澱粉事件讓人心惶惶,許多知名老品牌都中箭落馬。想要獲得信任和尊敬,我們首先應該具備一顆關懷他人的心,如果是基於此為出發點,不肖廠商就不會使用對人體有害的成分,除非,他只是為了一己之利,那麼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偏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對的。 廠商如此,政府的管理機制又無法啟動,犧牲的就是所有民眾。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在得知危險食物如此之多的情況下,趁機將我們的飲食回歸簡單化、天然化,不也是最好的選擇。 ※理財周刊668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貿易開戰 台廠竄出股 ◎名人理財>藝人孫協志理財不負債 買屋回歸預算與地段 ◎新股報導>英特磊7月24日掛牌上櫃 高毛利產品拉高獲利 ◎財金現場>人脈加理財 ◎股市中原>借殼上市股之天蠶變 ◎解碼房市>小資女買房 捷運概念宅年增值10∼15% ◎產業追蹤>日貶衝擊 工具機最慘 中美晶日本廠轉盈 ◎基金風向球>台股3Q上看九千點 首選科技基金 ◎權證精選>蘋概股多頭新寵 短線留意除權息行情 ◎興櫃股報導>F-眾達送件申請上市 獲利逐季增長 ◎理財我最大>逆來順受 睡眠博士黃賀明的堅持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68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