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05月份  第610期之五 要公平還是要加稅?復徵證所稅的風波難平,不僅股市中呼風喚雨,交易淨利高達數百萬乃至千萬的大戶全力抗拒,連根本無力涉足股市的薪資所得者也大聲撻伐。如果這完全相反但目的一致的兩股力量無以化解,恐怕在一個極端荒謬的結盟之下,讓二十四年之後重見天日的證所稅再度胎死腹中。 文.馬凱 ![]() 其實,從財政部召集財政健全小組推動證所稅伊始,兩個關鍵性的要求即埋下了禍根,其一是公平正義,其二是稅收穩定。 公平正義本是總統大選期間響徹雲霄的呼聲,台灣的所得稅絕大部分由薪資所得者負擔,而靠股票、土地等暴得大利的富人,反而在當前稅制下享受無比慷慨的減免優惠,激起極大的民怨;加以全球風起雲湧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讓九九%的廣大群眾聲討一%的富人成為社會的共同訴求。因此證券交易所得稅即成為回應此一要求的第一炮。 台灣的財政赤字快速攀升,租稅負擔率又低到全球罕見的一一%左右,必須盡快增加稅收以免禍延子孫,這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稅制改革也以此為重要目標。 但如何方屬公平,以及追求公平正義是否必須同時增加稅收,正好成為復徵證所稅的主要爭議。極端重視公平正義者,認為證所稅不但要全面開徵,而且必須併入總所得,累進課最高四○%的稅率。但一般散戶投資人之中八成以上虧損,所要求的公平正義則是高所得者多課,虧損者不僅不該增課所得稅,還應降低證交稅。 全面開徵而且併入所得稅幾乎人人皆知其不可行;但高所得者課稅、虧損者降證交稅的公平正義,又可能損及增加稅收的目標。財政部選擇不降證交稅的底線,對高所得者則再三退讓,於是一舉兩失,兩邊不是人,反對證所稅的力量乃排山倒海而來。 事實上,證所稅是整體稅改中與稅收相關性最低的一環,卻是稅改的頭一仗;財政部若能顧全大局,務實地調降證交稅,給多數投資人一點公平正義,這場風波或可快速平息。 ※理財周刊610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一決高下 大膽買進宏達電 ◎關鍵強股>現金流穩定 電信股成資金避風港 ◎全球理財觀>股價中長期終將回歸基本面 ◎企業特寫>南京涵碧樓奠基 賴正鎰指紫氣東來居龍脈 ◎基金風向球>長期投資精品基金 進場時間到 ◎贏家祕笈>變盤在即 缺口攻防戰啟動 ◎美股前線>道瓊雖強彈 歐債長期風險仍未除 ◎新聞放大鏡>微軟入股邦諾為Win 8暖身 ◎新股報導>72F-大洋六月掛牌 今年獲利拚增長六成 ◎能量論台股>牛式背離回測成功 能量出現波段買訊 ◎國際債市>投資等級企業債 資產組合必備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10 期
|